以“数据线”起家,一年进账34.46亿「绿联」冲刺IPO

以“数据线”起家,一年进账34.46亿「绿联」冲刺IPO

 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22-06-16 11:34作者:中创商学来源:中创商学

绿联科技.jpg

  那家干掉华强北档口的企业也要IPO了。

  你可能想不到,靠着一根数据线起家也能IPO,深圳又一3C品牌冲上市了。

  近日,绿联科技向深交所递交招股书,拟在创业板IPO,并计划募资15.04亿元。递表前夕,绿联科技两度引入外部资本,其中高瓴资本连投两轮,共出手5.5亿元。

  从天猫、京东起家的绿联科技不仅在国内3C配件市场占有一席之地,还因在2014年抓住了亚马逊出海风口,在海外也广为市场所知。

数据线.jpg

  01一个福建人,25万启动金

  干出一家上市公司

  绿联科技的故事,开始于25万元的创业资金。

  1983年,张清森于福建出生,2007年大学毕业后就张清森来到深圳,进入一家港资企业从事外贸业务。两年之后,26岁的张清森从公司离职,有着福建人天生的生意直觉的他,拿着手头积攒的25万元,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。

  创立“绿联/Ugreen”品牌之前,张清森主要是做外贸OEM代工,做贴牌,以数据线起步。在当时,这样的代工厂在深圳有多少,谁也数不清楚。张清森就是在这样的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坚持了下来。

 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,张清森应该会持续在OEM代工厂这条路上走下去,但就是一次突如其来的“降价事件”,让张清森下定决心进行转型。

  2010年7月,张清森正常为国外客户备好货,却收到客户要求降价的通知,原因是竞争对手在用低成本的产品做恶意竞争,货已经做好,一旦订单取消,便意味着所有的货品都积压在仓库,卖不出去,无奈之下张清森只能接受降价。

  事实上,张清森的这种现象在当时的外贸环境下很常见,国外品牌主导,国内代工厂在定价方面基本没有话语权。另外,国内代工行业还存在一种普遍现象:很多产品都是“公模”,导致不同品牌商的产品同质化十分严重,除了LOGO不一样,其它就找不出不同的地方了。

  也就是这次经历,张清森意识到,如果不进行转型,最终自己只会与众多的代工厂一同被淘汰在时代洪流之中。

  与其坐以待毙,不如起而成之。品牌化、差异化在张清森看来是更好的出路。

  2011年7月,张清森建立了包括自己在内的3人品牌小分队,并启动了绿联数码天猫店,开始发力电商平台。客服、运营、仓库……几乎电商全流程的岗位张清森都干过一遍。

  当时,天猫电商还处于野蛮生长阶段,大部分天猫品牌店铺都不是正规公司在运作,带给用户的体验极差,发现了这一点,张清森将策略调整为“用五星级酒店的实力去开沙县小吃”,以高清线为切入后,迅速扩张到数据线的大部分品类,短短三年时间,绿联就在天猫上获得巨大成功。

  2014年,张清森又把目光投向海外,陆续进军亚马逊、速卖通等海外电商平台,开始全球化扩张。2015年,绿联科技的营收突破2亿,这一数字在6年后的2021年变成了34.38亿,翻了17倍有余。

  回顾创业历程,张清森曾总结道:“从公司成立的第一天开始,就像人的生命最后注定死亡一样,注定了你的公司是走向倒闭的,所以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!” 好在,绿联科技坚持了下来,迎来了一家公司的“成人礼”,张清森,也迎来属于自己的第一个IPO。

  02一年进账34.46亿

  高瓴也来凑热闹

  绿联科技的上市信号最早显露于去年6月,高瓴资本出手3亿元入股绿联,随后又吸引了深圳世横、远大方略、坚果核力等机构投资者入股,这也是绿联仅有的两次外部投资引入。

  2021年5月,创始人张清森、联合创始人陈俊灵将原有的3.7028%股份、1.8528%股份分别作价2亿元、1亿元转让给高瓴资本,这一轮估值达到了54亿元。

  结合现金流量表显示的筹资活动吸收资金变化,这轮的3亿元属于两个创始人私人套现,并未用作公司运营。招股书还显示,三年时间绿联科技共实行了6次现金分红,总金额达3.4亿元。

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.png

  2021年6月,绿联科技引入新一轮融资。高瓴资本再次投资2.5亿元,深圳世横、远大方略、坚果资本分别投资2000万元、1500万元、1500万元,这一轮的投前估值上升至57亿元。如果算上拟募集资金,本次上市将共计吸引21亿元的外部资金。

  不过有趣的是,高瓴在第一次入股时曾安排顾劼翔作为董事,但在绿联上市前夕的4月2日,顾劼翔出具辞任函,称因个人身体原因辞去公司董事职位。后来补选的董事陈艳为绿联科技自身的创始团队高管之一。

  在15亿元的拟募集资金中,绿联计划将5.51亿元投入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,对存储类产品研发实验室、音视频类产品研发实验室、充电类产品研发实验室等事业部进行优化整合。此外,3.9亿元用作建设总部运营中心,4.5亿元用作补充流动资金。

募集资金.jpg

  IPO上市后,张清森持股为45.27%,陈俊灵持股为17.36%,员工持股平台绿联咨询持股为12.82%,高瓴锡恒持股为8.44%,员工持股平台绿联和顺持股为4.22%。高瓴资本为第一大外部股东。

  凭借着一根数据线,从过去十年的“不太引入注目”,到如今,变的炙手可热,乃至上市,绿联科技展示了重度垂直、深耕细分领域的力量。如同高瓴集团合伙人曹伟所说,“高瓴相信原发技术的加速迭代、消费升级的持续推动、精细化的品类运营,将为用户创造巨大的长期价值。我们期待绿联成为一个有温度的全球性消费电子品牌。”

  *免责声明:本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中创立场。

  互动话题

  你买过绿联的产品吗?体验如何?

  想学习更多资本市场商业知识吗?

  想解决企业业绩持续下滑的瓶颈吗?想打造一套即赚钱又值钱的商业模式吗?

  欢迎报名参加中创商学深圳、武汉、成都站线下举办的 《北交所新机遇赋能峰会》报名参加请致电:18948791693

  到峰会现场与资本大咖深度交流学习

北交所新机遇赋能峰会.jpg

公司地址: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丹竹头社区沙平南路123号

公司助力于企业资本赋能持续成长,欢迎点击中创商学咨询! CopyRight @ 中创商学_W 版权所有

免费咨询热线:400-800-6313

留言提交
 
 
 
 
在线客服
 
 
 
 
 工作时间
周一至周六 :9:00-18:30
 联系方式
QQ:3574236835
微信:ZCsx18948791693
邮箱:zcsx202201@163.com
电话:18948791693